第(1/3)页 赵郢知道始皇帝在等自己,也了乐呵呵地凑过去,抄起一双筷子,在始皇帝对面坐下。 虽然已经在自家大母那里吃过了,但对他而言,多吃两碗,少吃两碗,都没啥感觉,反而是始皇帝习惯了和他一起吃早饭,他便干脆又陪着始皇帝,慢悠悠地随便多吃了几碗。 见这货只是吃了几碗,就跟着自己一起放下了饭碗,始皇帝就知道这厮肯定是一早过去在郑妃那边用过了饭,颇有些吃味地往自己椅子背上一靠。 “你大母是不是把她那位侄孙的事情托付给你了,你准备怎么处理的……” 对此,赵郢并不意外。 毕竟,山东诸国的这些王子皇孙,如今算是始皇帝的战利品,不可能没人盯着,都已经直接辗转托付到了郑妃这边了,始皇帝不可能不知道。 “我给大母说,让他科举之后,直接参加我那边的选才考试——” 说到这里,赵郢笑呵呵地看着始皇帝。 “此次科举,乃是开千古未有之格局,哪怕有些人心存观望,但相信,依然会有很多乡野遗贤愿意前来博取一个机会——大父您吃肉,我就跟您喝点汤……” 瞧着自家孙子那一脸惫怠的样子,始皇帝没好气地白了他一眼。 “你自己知道轻重就好——六国余孽,也不是不可用,但怎么用,却需要细细思量——这种事情,你要考虑清楚……” 赵郢认真地点了点头。 “我省得——” 说着,赵郢身子微微前倾,脸上露出一丝狡黠的笑容。 “我是想着,与其让六国勋贵,留在原地,兴风作浪,不如借此机会,全部录取,送往河西……” 始皇帝:…… “善!” 祖孙二人相互对视一眼,然后忍不住哈哈大笑。 始皇帝是真的很欣慰,不仅仅是欣慰于自己这位皇长孙越来越成熟了,还欣慰于这位皇长孙的不拘成规。 这种手段,要是换了自己那位恪守成规,甚至有些德道洁癖的长公子,自然绝无半点可能。 可到了自己这位皇长孙这里,就是如此的流畅自然,丝毫不见半点烟火色。 这狗东西,一方面把公平公正喊得震天响,另一方却扭头就毫不犹豫地就搞幕后操作,其不要脸的程度,令人瞠目结舌。 他竟然想通过这次科举,给那些六国的余孽来一次釜底抽薪。 既能向天下人展示,朝廷招贤纳士,一视同仁的决心,又能光明正大地分割六国余孽的力量。 简直一举两得。 最无耻的是,这狗东西还要在科举考试之后,直接以大将军府的名义再次举行一次招贤纳士的考试—— 顺势把那些被六国余孽挤掉的有识之士,纳入自己的囊中。 当着自己的面,刨自己的墙根,竟然还有脸说自己吃肉他喝汤…… 始皇帝又是欣慰,又是好笑。 忍不住伸手给他后脑勺搂了一巴掌。 “注意掌握点尺度——科举制度大有可为,不能坏了名声……” 赵郢笑着点了点头。 “大父放心,我有分寸……” 始皇帝懒洋洋地摆了摆手。 “你有分寸就好,反正你是主考官……” 赵郢:…… 此次科举考试,从试题的命制,到试卷的印刷,乃至阅卷的过程,都实行严格的保密,糊名誊录,主打的就是一个制度周密,唯才是举,公平公正。 但这是对别人,对始皇帝和赵郢而言,想要私下里搞点小动作,简直不要太轻松。 跟着对祖孙云淡风轻的处置不同,这段时间,聚集于咸阳,等着参加科举考试的士子们,尤其是那些出身寒门的,却很有些紧张。 无成例可循! 虽然朝廷给出了大致的方向,但没见到试卷之前,所有人都不知道这所谓的科举到底是怎么回事。 这一次考试,朝廷主要照顾的是法家、儒家、墨家、农家之学,但也没有彻底堵死其他学派的机会。 朝廷另设秀才科,超脱于四家学说之上,凡是天下有志于学,才能超拔,有治国之能者,皆可应试。 也就是说,你如果所治之学不对路,又或者自认为才能超拔,有治国之能的,你也可以考这个比较笼统的秀才科。 今日,是报名参加科举的最后一日。 有一些犹豫不决,心存观望的人,要做出最好的选择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