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堵胤锡希望能尽快探知江北的情况,尤其是顺军与清军的动向。 他认为何腾蛟总督湖广军务,对此事了解的应该比他多些。 即便何腾蛟也不清楚,他也希望提醒何腾蛟,做好防备。 因为据他所知,此前南京朝廷似乎才向背景的清庭派出了和谈使者,妄图“借虏平寇”,再模仿南宋与金,和清国划江而治。 若公主在手谕中所言是真的,清国显然并没有和谈想法。 此前答应和谈,想必也是假意拖延,麻痹南京朝廷。 由此观之,在对待清国的事情上,南京朝廷到这没有成都监国朝廷看得清楚。 总督衙门就在长沙城内。 思虑间,堵胤锡已经来到了衙门前。 他作为湖广提督学政,此前又是长沙知府、监军,也算是湖广排名前几的大官了,倒不怕见不到何腾蛟。 谁知他跟门子说了,门子却道何腾蛟去了武昌。 堵胤锡当即就皱着眉头问:“督师是什么时候走的?又为何事去武昌?” 门子道:“督师是昨天上午走的,似乎是宁南侯相邀。” “左良玉?”堵胤锡眉头皱得更紧了。 崇祯十七年,朝廷已经拿用兵数十万以自重的左良玉毫无办法,只能通过加官进爵来收买,于是在三月份封其为宁南伯。 待弘光朝廷建立,对拥重军位于长江中游的左良玉自然也是大加拉拢,于是又加其爵为宁南侯。 不过,宁南侯拥兵自重、野心勃勃已是人尽皆知的事。 这个时候身为湖广总督的何腾蛟受邀前去相见左良玉,堵胤锡本能觉得不是什么好事,甚至可能会有什么阴谋诡计。 只可惜如今何腾蛟都走一天多了,他便是派人追赶也追不上。 何况,即便他能追上,又该用什么理由阻止何腾蛟见左良玉呢? 说到底,南京朝廷如今还需要左良玉抵抗江汉荆襄一带的顺军呢。 想到这里,堵胤锡只能一叹,转头回去。 他准备再次巡查长沙府的军备,并派探子到江北探查消息···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