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之后,吕大器、李定国各领着标镇在西安城外修整了三日有余。 两人在此期间,详细研究了该如何实现军务院下达的战略目标。 但两人麾下的其他各镇兵马,或是在当日就接到命令开拔向别处,或是只歇息了一日就离开。 毕竟吕大器麾下有九镇新军,此番带入西安府的有六个;而李定国麾下也有六镇,不可能全部聚到已经成半个废墟的西安城外。 李定国这边,袁宗第所领第六镇及白文选所领一镇四川卫戍军在次日便前往华阴,任务是攻取潼关——如果清虏没有弃守的话。 王祥、孙守法、张化龙三人所领的三镇卫戍军,则在李定国的命令下,以雷霆万钧之势,靖平西安府渭水以南的所有土寇、贼匪、义勇或原大明残余官军。 不论这些地方武装之前是什么成分,只要不是清虏,就可以接受收拢、汰选。 不愿接受收编的,则通通剿灭。 至于仔细区分这些人曾犯下的罪恶,或是曾为大明立下的功劳、做出的牺牲,那就是军法司的事了,不归他们这些前线将领管。 在甄别之后,谁被遣散,谁又会被整编入军中,则又是募兵司、军训司的事。 不出意外,这些人多半不会被整编为新的军镇,而是作为预备兵员,以补充其他各镇的战损。 毕竟北伐是一场大明和清虏都将投入几十万人的大战,即便是大明这边占了颇大优势,总的战损也不会小。 所以,最后被军训司接手的兵员会在各个军训营地接受新军军规、战斗技巧等各方面的训练,直到他们被补充入某个军镇为止。 而一些有功的将领,还有机会被送入成都军事学校的将官进修班学习。 只是在进修班学习也未必一定是好事——军务院已经下达新规,若连续三次终考都不合格,便将被转出新军体系。 情况好一点的,会被转任其他职务,如将来的地方巡警局官员。情况太差的,可能就是强制退伍当个平头百姓了。 ··· 吕大器也在做与李定国类似的事,并且他还要承担部分后军队后勤工作、地方临时官员委任工作,等等。 第(2/3)页